
在扁平化設計興起與最初的 Macintosh 圖形界面問世之間的近 30 年,是擬物化設計從萌芽、發展、成熟到轉型的階段。上世紀 80 年代,幾乎所有研究機構和 3D 制作公司都聚焦于提高 3D 圖形的真實感。隨著技術成熟,設計師們爭相繪制愈發逼真復古的圖標,到 2012 年左右,擬物化設計達到極致。然而,過度精細的肌理、裝飾、光影讓人們視覺疲勞,且用單一逼真設備作為圖標,因設備更迭可能導致功能識別斷代,比如年輕一代對指南針喻指地圖、磁帶喻指錄音等設計可能陌生。
近十幾年,互聯網快速發展,花大量時間雕琢圖標細節已無法滿足軟件快速開發和迭代的需求。2010 年微軟發布 WindowsPhone,在 Zune 界面基礎上創造出簡潔明亮、扁平磁貼、極具現代感的 Metro 風格,對移動界面影響深遠,其動態磁貼和大字體界面將扁平化設計推向新高度,交互和層級上也力求貼近用戶,理念超前。這種風格還被應用到 2012 年 10 月發布的 Windows8 及后續的 Windows10 上,雖在應用市場兼容等方面受詬病,但仍廣受喜愛,甚至被蘋果效仿。
2013 年 9 月,蘋果發布 iOS7,這是 iOS 系統面世以來界面最大的一次改變,全面拋棄擬物化設計,去除所有圖標和界面的細節、質感、光影,進行 “壓扁” 式的顛覆性調整。憑借蘋果龐大的粉絲基礎,國內主流網絡產品如騰訊 QQ、360、新浪微博、微信,以及魅族 flyme3.0、小米 MIUI6 等操作系統,紛紛采用扁平化設計風格,在產品界面、圖標和 logo 上化繁為簡,推動全球掀起扁平化設計熱潮,使其成為移動互聯和界面設計領域的熱門詞匯。
隨著扁平化設計席卷軟件行業,卡片式設計也隨之誕生,其實在 iOS7 系統中就能看到最早的卡片式設計界面。


卡片是含有圖片或文本信息的容器,能將所需信息歸納在一起形成獨立個體,將其引用到線上界面中,也具有出色的信息歸納效果。
在界面設計中,常用卡片樣式進行信息分類,加之卡片具有延展性、承載性強且便于設計等特點,深受眾多 UI 設計師青睞。從用戶角度看,一個個卡片將內容分類清晰,使用戶閱讀信息時感覺邏輯分明、頁面整潔,極大提升了使用愉悅感。

在卡片式設計中,每個卡片可看作獨立盒子,同類型信息放在同一盒子,不同盒子放置不同信息,形成分類清晰的信息集合,類似重慶九宮格火鍋,自然實現信息的整合與分類。
清晰的信息分類能減少用戶瀏覽頁面時的思維判斷停留,降低因判斷產生的疑惑感。如順豐小程序、懂車帝 APP、站酷 APP 的頁面設計,都通過卡片式設計清晰承載信息,帶來一目了然的體驗。
卡片式設計通常為規則矩形容器,拉伸和壓縮都利于內容擴展。這種延展性對設計師而言降低了設計門檻,對用戶來說,更貼近真實生活的設計接受度更高。
常見的卡片內容擴展樣式豐富,如 banner 的滑動切換、卡片內內容滾動、通知條展開等。以喜馬拉雅 APP 為例,首頁 banner 可在 X 軸自動和手動左右切換,切換時位置標識點同步移動,給用戶延伸的空間感;部分卡片初始狀態下右邊對內容有切割樣式,提示用戶右側有更多內容,用戶形成視覺習慣后會自然左滑查看。
在交互中,常出現點擊卡片內容后,卡片縮放鋪滿全屏進入詳情的交互方式。卡片作為規則形狀的容器,在縮放適配方面優勢明顯,能更好地適應各種場景,提升 APP 頁面兼容性。
由于卡片是內容盛放容器,可自由變換大小,因此在跨終端響應中表現出色,在不同平臺展示時,能根據分辨率自適應調整。
卡片式設計可操作性強,能縱向滑動、橫向滾動、點擊上下伸展、長按拖動等。
卡片設計因自身上下內邊距和卡片間外邊距,往往有充足留白,加上輕投影形成合理層次感,視覺上自然舒適。這種接近真實世界的設計,易讓人們產生熟悉感和親切感,視覺體驗更優。

卡片式設計多結合圖像與文字說明傳達信息,在有限矩形空間中創造無限可能,主要應用場景有以下幾種:
流式布局讓單屏能顯示大量信息,在內容較多時,卡片式設計能很好地規劃內容。
卡片式的 feed 流設計十分常見,Feed 流作為長內容展示方式,用戶需長時間拖動篩選有效信息,卡片式設計能有效區分內容,使用戶在長屏拖動中也能清晰識別各部分內容。
懸浮卡片分為動態和靜態兩種,可懸停在固定位置,無論頁面滑動到何處,用戶都能第一時間操作,一般用于重要級別較高的功能。
作為非頁面固定內容,卡片式設計讓 tips 提示更靈活,在符合用戶體驗的前提下,可出現在用戶需要的任何位置。
要在設計工作中充分發揮卡片優勢,可采用以下設計方法:
為使頁面視覺干凈簡潔,無特殊顏色要求時,卡片通常填充純白色,這可能導致與背景融合,失去信息分類作用。可通過增加適當陰影或填充顏色漸變,使卡片與背景純色區分開。
適當的圓角度數能讓卡片更圓潤可愛,拉近與用戶的視覺距離。可規范一個單位圓角度,在此基礎上按倍數選擇,使所有卡片圓角統一有序。
投影色和投影數值設置很關鍵,稍不注意會讓頁面顯臟或有強烈割裂感,采用輕淡的方式設置更符合當下視覺流行趨勢。
看清社會現實后,會發現 “加油、努力” 或許只是資本的鞭策,但它也是一個通道,一個增加博弈籌碼的通道。希望我們都能在這個通道前方看到光明。
歸納總結,沉淀出新,讓我們一起努力大步向前!